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资讯/媒体报道

[南宁晚报]读者周末聆听弦语之音,感受壮乡文化

发布时间:2023-04-10分类:媒体报道责任者:ly浏览:

分享到:

来源:南宁晚报 时间:2023年4月18日

http://nnwb.nnnews.net/p/121178.html


古老的马骨胡,是壮家人抒发心中情感的知音和伴侣,也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4月8日,广西图书馆“八桂讲坛”为读者们安排了国乐堂系列文化讲座,带领大家了解和体验马骨胡的独特魅力。

“南有马骨胡,北有马头琴。”有着近千年历史的马骨胡是珍贵的“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琴筒用马骨制成而得名。作为壮族拉弦乐器,马骨胡主要用于“八音”乐队合奏或为壮剧、布依戏、山歌和说唱伴奏。

在当天的讲座中,主讲人是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于腾腾。于腾腾师从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族马骨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黄一格,长期致力于马骨胡的研习与传承,并成立了嘟嘟玛壮族马骨胡乐团,希望在高校青年大学生中传习推广壮族马骨胡艺术。

从马骨胡的发展,到马骨胡与壮族音乐,再到马骨胡的音乐风格,于腾腾详细介绍了马骨胡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在壮剧伴奏中,马骨胡犹如京胡在京剧中所起的作用,其音调和壮族的语言音韵十分和谐,成就了壮剧自成一格的唱腔,更使得壮剧显现出鲜活的生命力与独特的地方韵味。

马骨胡的音色高亢清亮,不同的弓法演绎之下,可以温柔缠绵,可以激越霸气。为了让读者们更直观地了解马骨胡艺术,广西戏剧院壮剧艺术部乐队队长、马骨胡首席演奏员陈绍龙结合讲座相关知识点示范演奏相应曲目,并邀请现场读者上台体验演奏马骨胡,一同奏响壮乡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妙旋律。

据悉,此次讲座为广西图书馆推出的“走读广西·三三好日欢乐多”系列活动之一,接下来还将结合“壮族三月三”佳节,为读者带来天琴赏析文化讲座,“悦心读书会”——剪出来的花山岩画,以及“悦享云图·风清景明寄相思” “云游广西·篱落疏疏一径深”“云游广西·画堂三月三”等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