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摄制:记者 岑咏诗
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当天,广西图书馆联动线上线下资源推出系列文化盛宴:粤港澳桂琼“共读半小时”阅读活动、“钟灵毓秀 桂生于斯”典籍里的八桂文化展、“手绘华南”文旅体验活动。全方位展现八桂文化魅力,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发展。
经典与科技的跨界对话
广西图书馆以“品味书香·享阅读之乐”为主题,开展“共读半小时”全民阅读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带领读者沉浸式感受经典魅力。
经典共读与艺术交融。在“戴敦邦重温四大名著书画展”展厅,馆员与中华传统文化高级教师蒙红程共同解读《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经典片段,结合戴敦邦绘制的名著人物画作,剖析文学与艺术的深度融合。现场互动问答环节气氛热烈,读者积极参与“四大名著”知识比拼。
现场开展“四大名著”经典片段学习活动。
科技赋能典籍活化。通过直播形式,观众“云游”全新打造的“钟灵毓秀 桂生于斯”典籍中的八桂文化展。该展览以馆藏古籍和数字资源为核心,分“历史传承、多民族、人杰地灵、山水人文、物华天宝”五大板块,结合立体阅读技术,生动呈现广西典籍故事。读者可通过扫码观看专题片、聆听京族民歌等原生态音频,感受科技与文化的碰撞。
沉浸式体验八桂文化
“钟灵毓秀 桂生于斯”典籍里的八桂文化展也于近日开展。
此次展览共展出馆藏古籍50余件,有广西图书馆藏的《四库全书》零本《文苑英华》,清道光二年清远楼刻本《峤西诗钞》,清代广西诗人王鹏运、龙继栋撰写的珍贵手稿本等。此外,展览还首次公开展播了广西图书馆依托“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采集到的原生态音频。
沉浸式互动空间。
智能互动创新。展览中的“廖江竹枝词”沉浸式空间成为一大亮点,利用MR技术、多模态感知和光粒子级的3D动态渲染,打造虚实交融的沉浸式互动空间,以光影声电再现广西经典诗词中记载的“三月三”,触发互动开关,唱山歌、碰彩蛋、弹天琴、跳竹竿等场景马上动起来,使读者犹如置身原生态歌圩的热闹场景中。其他的智能互动装置也让吸引众多读者体验,如广西十二世居民族智能交互屏、历史名人互动墙、体感翻书机等。
方寸之间游历三地风华
作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的图书馆联盟品牌活动,“手绘华南”文旅体验活动于4月23日再次启航,将持续至7月31日,为广大读者和市民带来一场融合艺术、文化与旅行的创意体验。
活动期间,广西图书馆将分阶段开展5场盖章活动。4月23日开展的首场活动,除了一次性放出43枚印章外,还将特别策划将“惊喜盖章区”设在了原创展览“钟灵毓秀 桂生于斯——典籍里的八桂文化展”的展厅里。
读者们正在收集印章。
读者通过参与多媒体互动,可解锁广西14个城市章及3枚省馆章。每一枚印章画面经过精选设计,融合了地标建筑、人文历史等元素,配以不同颜色的印油,就能实现Citywalk的自由和浪漫。
据了解,今年以来,广西图书馆、广西图书馆学会面向全区各级各类图书馆、学校、企业、社区、医院、工业园、餐馆、家庭等招募共读点,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设立了近300个“共读点”。图书馆将继续以“技术赋能+资源活化”为核心,围绕广西山水、民族、风物等主题策划更多活动,让经典薪火相传,让书香飘满八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