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讲堂

首页/品牌活动/八桂讲坛/讲座回看/经典阅读

鲁迅爱情小说《伤逝》的文化意义

鲁迅爱情小说《伤逝》的文化意义

主办单位:鲁迅爱情小说《伤逝》的文化意义

主讲人:宾恩海

时间:2018-04-14

讲座类别:经典阅读

浏览:


鲁迅爱情小说《伤逝》的文化意义

专家在讲座的内容前,给大家介绍一种爱情小说的阅读方式,从作家的无意识倾向入手理解爱情小说。所谓无意识倾向,作家没有明确说自己要说什么或者作家有意要压抑的,不想说出来。专家讲的主要是无意识倾向。

专家举了一个例子,钱钟书的《围城》,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一部爱情小说,《围城》揭示出来的是世俗化的婚姻的本质。专家指出我们通过症候可以判断这个作品有可能隐藏作家不愿意说出来有意压抑的内容,就是我们讲的作家无意识倾向。

专家还举了鲁迅小说的作品《离婚》为例并提出要用无意识去理解它,一是鲁迅自身的痛苦,二是对爱姑的厌恶这两方面去理解勇敢泼辣的爱姑为什么突然疲软下来。

专家指出类似的无意识倾向同样表现在《伤逝》里。作者的无意识倾向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阅读倾向。《伤逝》小说其实也包含鲁迅自己对于爱情婚姻的内心矛盾。鲁迅的无意识是借助爱情婚姻生活的描写剖析自己身上所存在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些平庸的东西,感情方面牵挂太多,从前总是激情洋溢,满身都是改革锐气,但很快就会妥协、投降,坠入平庸和敷敷衍衍。由爱情婚姻可以看到知识分子的性质。这是一部爱情小说,但绝非是单写爱情婚姻的。

男女主人公爱情婚姻悲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从文化方面解剖,专家并不认同鲁迅的话,其认为男人要继续寻找出路,但是鲁迅在《伤逝》里把自己的爱情婚姻痛苦放在里面,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他觉得男人婚姻解体后,应该粉碎社会给的压力。

《伤逝》这部小说两人为什么解体,为什么要离婚?归纳起来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男女主人公未能讲自己的个性解放与整个社会解放结合起来。二是经济基础是爱情婚姻得以稳固发展的最为根本的源泉。

《伤逝》也揭示了两性文化的存在,是现代婚姻生活的一个教训。专家把《伤逝》这部小说提供的教训和内涵告诉大家。其一,爱情生活所面临的题目之一,男人与女人如何看待家务。这就是矛盾所在。在将来,家务事怎么对待,夫妻要从男人和女人的角度看待。其二,爱情生活所面临的常见题目之二,男人与女人如何看待家中养的宠物。从两性文化角度去考察,婚姻中的男女主人公男女性别意识的无法融合并没有达到使他们的婚姻得以稳固的程度,甚至是两性的性别意识始终无法融合,成为了涓生、子君爱情婚姻悲剧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他们的性别歧视和优越感,男人的中心文化。

专家认为将来谈恋爱结婚必然包含有两性文化和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美满的爱情婚姻只是非常完整地体现了这两种文化的契合、融汇达到了最深刻最稳固的程度罢了。鲁迅爱情小说《伤逝》像教科书一样地充满了深刻而独特的理趣,从生活这里的高度而言,它为现代爱情婚姻提供了很大的启示录。你们要进入婚姻,一定要注意男人有没有性别歧视,有没有两性文化的问题,有没有家庭文化的问题。鲁迅这部小说给我们非常多的理趣。

鲁迅借自己的爱情小说认识自己。鲁迅所关注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扰在哪里,人生出路的问题,鲁迅的优与愤在于这个新旧转型时期的病态社会的国民的精神的困苦。鲁迅的小说是写知识分子的婚姻和恋爱,但是可以看到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病症。

我觉得读书人的毛病都是相通的,而且我觉得不管过了多少时光有些毛病是克服不了的。比如思想大于行动,自我反省意识薄弱,甚至这个时代还有性别歧视的对待。我是写鲁迅的,但我也希望大家更加关注鲁迅,鲁迅的文字和思想的确在任何一个时代充满了力量,我希望大家在这里得到很多的文学审美的效果,也在这里汲取你生活不断向前的优美力量。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西分中心